11月19日星期五上午9:40,張葆全教授在公共教學樓1307教室繼續(xù)為同學們主講“國學課堂·論孟選讀”,本期張教授為大家講述的主題是“修己為仁”(從個人修養(yǎng)角度)。
張教授在開課前先與同學們簡析了“樂”的用法,從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”引出“樂”字在《論語》中因意義不同而讀音不同,鼓勵同學們能多提出疑問,從疑問中學習并提高。接著,張教授講述了“修已為仁”的內(nèi)涵。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孔子提倡的仁學中在“詩禮潤身、安貧樂道、見利思義、言行一致、誠信待人、協(xié)調(diào)群體、獻身真理”等方面的修養(yǎng),希望借由學習孔子的仁學,每個人都能在“修已為仁”的倡議下能修養(yǎng)成為一個完全的“人”:“一個充滿人性光輝的人,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。”
本期張教授再次安排了一曲感恩之歌——《感恩之心》,由全體同學合唱,張教授重申了感恩的重要性,要求同學們心懷感恩,“修己為仁”。
課后采訪時一些同學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聽課體會:通過“孔子的仁學”,深刻認識了孔子的思想,收獲頗豐,音樂陶冶情操讓我們更懂感恩的重要性,感謝張教授的用心安排,讓我們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父母、老師、朋友和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,學好國學,傳承國學。

同學們在認真聽講